微軟宣佈今年第二次重大裁員,全球裁員約9,000人(占4%),涵蓋Xbox、銷售與中階管理層,顯示AI加碼與人工替代成為矽谷主流策略。
微軟(MSFT)週三宣佈再裁員約9,000人,占全球總體員工(228,000人)的4%,主要刪減中階與銷售職位,並波及Xbox部門,凸顯其因AI計畫而做深度調整。這已是微軟今年第二波大剪刀:5月已裁6,000人。
CEO Nadella與CFO Hood強調,裁員動作旨在削減管理層級並釋放資源,用以強化AI與Azure雲端架構投資。據報道,AI在部分開發專案中已自動生成約30%程式碼,AI壓縮成本、提升效率迫在眉睫 。
今年以來,Google、Meta、Amazon等科技巨頭也進行ESG优化與AI優化,人力壓縮成為共識策略。微軟此舉被視為「AI替代人工」主動調整的策略起點,未來有機會進一步提升AI團隊規模。
儘管微軟最新季財報營收達700億美元、淨利達260億,成效亮眼,投資人大多支持其提升效率策略。然而,分析師指出,雲服務毛利下滑與AI成本高昂,要在裁員與研發間取得平衡仍是挑戰 。
據Reddit爆料,許多裁員以「分階段策略」掩蓋實際減幅,影響員工信任感。不安感隨競爭激烈與AI取代的恐懼愈加浮現,可能影響留才與招聘策略。
消息公布後,微軟股價小幅下跌約1%,市場認為即便短期看多,但長期須關注AI競爭與人力衝擊是否同步落地。若未建置妥善落地系統,可能導致裁員效益偏低,壓縮投資人預期。
策略風險與建議:企業應對方面,應持續整合AI工具,但同時需保留關鍵領域的人力進行過渡,以確保在技術轉型期間業務的穩定性和連貫性。
對於員工來說,具備AI相關能力者將成為企業選才的焦點,這意味著提升相關技能將有助於在未來的職場中保持競爭力。
至於投資人,則應將重點放在後續AI產品的發展以及雲端收入是否能夠同步增加,這將直接影響到相關企業的投資價值和業績表現。
硅谷進入AI競速下半場。微軟的再裁員策略展示了矽谷如何進入AI部署的「升級板」,在這個階段,效能的提升將取代人力的增加成為主旋律。
投資人與產業人士需要密切跟進AI技術的落地情況以及人力平衡對營運和效率產出的實際反應,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場動態並做出明智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