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 客服热线: +852 31100709 在线客服

PANDA FINANCE

美企比特币购买狂潮再起:连三季领先ETF,储备战略进入新常态

Valeria Bednarik 2025-07-03 11:52:21

2025 年第2 季,美国上市公司以资本购买约131,000 BTC,连续三季超越ETF 增量,显示企业将比特币纳入财务储备与品牌定位,已成趋势性现象。

比特幣


根据Bitcoin Treasuries 最新资料,2025 年第二季,上市公司共购入约131,000比特币(BTC) ,较第一季增长约18%,超越同期比特币ETF 仅约8% 的增幅,并连续三季领先ETF 倾向。这意味着企业不再只是被动接受ETF 作为间接通路,而开始主动用自有资产配置搬梭到加密市场,形成一股稳定而具备企图的新储备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早前比特币储备先驱MicroStrategy(现更名为Strategy)于6 月购买约4,980 BTC,耗资约5.32 亿美元,总持仓近597,325 BTC,展现企业买币力道仍在加速。


企业买币背后的思维转变在于储备配置向数位资产延伸。其主要目的不仅是追逐价格涨幅,而是为了在财务报表上建立「加密资产储备库存」。


多数企业买币出于三大考量:一是资产组合多元化,将比特币视为「数位黄金」,作为通膨对冲工具;二是吸引投资人关注,符合科技与金融革新形象,能吸引具有前瞻性的投资者;三是财务与税务规划,近年美国税务优势提升,公司若取得适当认证可享受更平滑的处理。


此外,少数企业如MicroStrategy 使用其ATM 方案筹资买币,显示该战略具有高度制度化与安排性。

全球扩散现象:从美国到伦敦再到西班牙

不仅是美国企业,英国及欧洲部分上市公司也正跟进。伦敦上市类公司如Tao Alpha、Bluebird Mining Ventures 宣布进场,英国监管机构FCA 正在评估开放更多公司持有加密资产的可能性。


西班牙的Vanadi Coffee 宣布将投入高达10亿欧元购入比特币,尽管企业目前规模不大,却引发股价上涨25%,累积涨幅逾400%,显示市场对于任何将加密转型案例的热烈回应。

预示未来主流走向:从先锋进入常规

随着越来越多企业采纳比特币储备策略,这不再是个别创新,而是加密生态从边缘进入主流的指标。标普500 和FTSE 公司内,已有超过140 多家公司已公开购币 。


分析师认为这波策略已非炒作,而是建立在成熟市场认同基础上。比如Standard Chartered 认为,到2025 年底比特币可能涨至20 万美元,部分原因是企业需求+ETF增长+政策背景三轮共振 。

宏观政治与风险因素关联

美国整体政策环境同步趋稳,近期NFTs 和加密产业规范逐步形成。部分企业更以「America First」理念强调比特币储备,呼应川普旗下Trump Media 调整资产策略及公司定位 。


但反对声浪也不断,James Chanos 抨击Strategy 为财务泡沫,并将投空,提醒投资者注意企业因波动性走势而可能引发的股价现金收割或融资成本上升。

长期影响构图:不只是市场,而是制度变革

  1. 企业财务结构改写:比特币成为自有资产新选项,影响资本成本与盈余分配方式。

  2. 监管与税制革新讯号:随企业采纳扩散,政府可能推出新指引制度,如证券分类、新税收申报标准。

  3. 市场深度提升:大型公司买币行动提升市场流动性与定价透明度,有助减缓高波动带来的迟滞效果。

  4. 企业行为模式转型:从财报或信心出发,企业也可能使用比特币作跨国支付、薪资分配或新业务支撑。

未来关键观察点

未来的关键观察点包括企业持币比例的变化。若企业持有的比特币比例从4%扩增至6%甚至10%,将对市场资源配置产生长期影响。


同时,ETF与企业持有比特币的比例变化也值得关注。尽管ETF稳健上升仍是主流通路,但如果其增速赶不上企业的持有策略,可能会对市场定位形成挑战。


此外,价格波动对企业盈余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比特币若出现急速下跌,企业可能面临资本减损与经营压力,这将考验企业对比特币定位的真实韧性。


最后,监管机构的回应也至关重要。如果SEC或FCA决定推出企业加密投资指南或限制,将会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的下一轮发展。


美企连续三季买币已证明这是全球企业策略的一环、而非投机炒作。随企业从储备、财务、公信度等多面向进行比特币布局,加密正以制度与业务韧性进入主流金融体系。未来,比特币将不仅是资产,更是一种经营策略与产业定位的选择,当世界面对货币风险时,这些企业可能成为方向关键者。